奇信股份的“奇幻”财报:如何用20亿骗过国资委
lucy668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上午 9:16
你可能听说过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事件,比如乐视、康得新、*ST信威等。这些公司都因为虚增收入、利润或资产,而被证监会查处,甚至被强制退市。但是,你可能没有听说过奇信股份的财务造假事件,因为它的造假程度和手法,简直可以称得上是“奇幻”和“神奇”。
奇信股份是一家从事电子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汽车、环保工程等业务的上市公司,它的老板叶家豪,竟然凭空编造了20亿的资产,然后把自己的股权卖给了江西新余国资委,从而骗取了国家的财产。这一切都是在证监会的眼皮底下进行的,直到今年7月,证监会才发现了奇信股份的财务造假,并对其进行了强制退市的处罚。
奇信股份的“奇幻”财报:从上市前就开始造假
奇信股份的财务造假,可以追溯到它上市之前。根据证监会的调查,奇信股份在2013年至2015年的三年财报中,虚增了营业收入、利润和资产总额,以达到上市的条件。具体来说,奇信股份在这三年中,虚增了营业收入11.8亿元,占比67.4%;虚增了利润总额2.9亿元,占比83.6%;虚增了资产总额5.1亿元,占比32.6%。
奇信股份是如何虚增这些数据的呢?主要是通过伪造销售合同、发票、收款凭证等,虚构销售业务和收入;通过关联方或第三方,进行虚假的资金往来,虚增应收账款和存款;通过关联方或第三方,进行虚假的资产购买、转让、抵押等,虚增固定资产、无形资产和股权投资;通过关联方或第三方,进行虚假的借款、担保、投资等,虚增负债和权益。
这些手法都是非常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法,但是奇信股份的特点是,它的造假对象和金额都非常庞大,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领域,而且都是通过叶家豪的亲属、朋友、员工等,操纵的关联方或第三方,进行的虚假交易。
这样一来,奇信股份就可以随意调节自己的财务数据,以达到上市的要求。奇信股份的财务造假,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,成功地在2016年2月,登陆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业板,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。
奇信股份的“神奇”交易:如何用20亿骗过国资委
的五年财报中,虚增了营业收入28.9亿元,占比60.3%;虚增了利润总额7.8亿元,占比75.1%;虚增了资产总额20.5亿元,占比46.9%。
奇信股份是如何虚增这些数据的呢?主要是通过关联方或第三方,进行虚假的销售、采购、投资等,虚构收入和成本;进行虚假的资金往来,虚增应收账款和存款;进行虚假的资产购买、转让、抵押等,虚增固定资产、无形资产和股权投资;进行虚假的借款、担保、投资等,虚增负债和权益。
这些手法和上市前的造假手法基本一致,只是规模更大,范围更广,涉及到更多的关联方或第三方,以及更多的虚假交易。奇信股份的财务造假,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,成功地在2018年,把自己的股权卖给了江西新余国资委,从而骗取了国家的财产。
结语
奇信股份的财务造假事件,是一场震惊资本市场的大案。它不仅暴露了上市公司的道德沦丧和监管的漏洞,也给投资者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。这样的事件,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和警醒,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和打击财务造假,维护市场的公平和诚信,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,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?
